法华经入门网

我愿此水作平田,长使水夫不怨天:王建《水夫谣》赏析

发布时间:2023-01-26 06:05:26作者:法华经入门网
我愿此水作平田,长使水夫不怨天:王建《水夫谣》赏析 水夫谣

  王建

  苦哉生长当驿边, 官家使我牵驿船。

  辛苦日多乐日少, 水宿沙行如海鸟。

  逆风上水万斛重, 前驿迢迢后淼淼。

  半夜缘堤雪和雨, 受他驱遣还复去。

  夜寒衣湿披短蓑, 臆穿足裂忍痛何!

  到明辛苦无处说, 齐声腾踏牵船歌。

  一间茅屋何所值, 父母之乡去不得。

  我愿此水作平田, 长使水夫不怨天。

  注释:

  1、水夫:纤夫。

  2、当:在。驿:古代官办的交通站,陆路水路都有,这里说的是水驿。

  3、牵驿船:给驿站的船拉纤。

  4、水宿沙行:指纤夫夜里宿在船上,白天在沙上行走。

  5、斛:古代以十斗为一斛。

  6、迢迢:遥远的样子。淼淼:茫无边际。

  7、缘:沿。

  8、他:指官家。还复去:指返回以后,还得再去拉纤。还:返回原来的地方。

  9、臆:胸口。穿:磨破。忍痛何:没奈何只能忍痛。

  10、腾踏:这里指合着纤行的步伐而唱的意思。

  11、何所值:值什么钱。原为“直”,通“值”。

  赏析:

  安吏之乱后,唐王朝不仅对外要抵御吐蕃、回纥等入侵,对内还要对背叛朝廷的藩镇用兵;军费日绌,加上统治集团的腐化,挥霍无度,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支出,而加重了对南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,并把剥削和掠夺所得从南方运往北方,致使水陆运输十分繁重、艰苦。

  本篇以水边纤夫的生活为描写对象,通过一个纤夫的内心独白,写出了水上服役不堪忍受的痛苦,对当时不合理的劳役制度进行了控诉,写得很有层次。

  “苦哉生长当驿边”,诗一开始就用“苦哉”二字领起全篇,定下了全诗感情的基调。水夫脱口发出这一声嗟叹,说明他内心的悲苦是难以抑制的。这强烈的感情,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灵。“官家使我牵驿船”,点出了使水夫痛苦的原因。古代官设的交通驿站有水陆两种,住在水边,要为水驿牵船服役。“官家使我”说明水夫拖船是被迫的。这两句是总叙生长水边为驿站服役的痛苦心情。紧接着,诗人从“辛苦日多乐日少”至“齐声腾踏牵船歌”,用一大段文字,让水夫具体述说他牵船生活的痛苦。“辛苦日多乐日少,水宿沙行如海鸟”,较前描写进了一步,用了一个比喻。把人比作海鸟,说纤夫的生活象海鸟一样夜宿水船,日行沙上,过着完全非人的生活。然后诗人用细腻的笔墨,具体描写纤夫从日到夜、又由夜到明的牵船生活。先写白天牵船的艰难。前一句,顶风一层,逆水一层,船重一层,备述行船条件的困难;行船如此难,而前面的驿站是那样的遥远,水波茫茫无边无际,纤夫的苦难日子似乎走不到尽头。后写黑夜牵船的痛苦。诗人写一个雨雪交加的寒夜,纤夫们披着短蓑,纤绳磨破了胸口,冻裂了双脚,一切痛苦,他们都无可奈何地忍受着。一夜挣扎,没有丝毫报酬,而是“到明辛苦无处说”,在凶残的官家面前,纤夫能够说什么呢?只好把满腔愤懑积郁在心里,“齐声腾踏牵船歌”,用歌声发泄内心的怨愤不平,用歌声协调彼此的动作,在困乏疲惫之中,他们又举步向前了。

  那么纤夫们为什么不逃离这苦难的深渊呢?“一间茅屋何所值,父母之乡去不得”。纤夫的全部财产只有一间茅屋,本不值得留恋,可故乡却又舍不得离开。即使逃离水乡,他们的处境也不会好。“田家衣食无厚薄,不见县门身即乐!”(《田家行》)没有了水上徭役,还会有陆上的徭役和租赋,田家遭受着官府同样的剥削和压迫。在无可奈何的境况下,纤夫只得把改变困境的希望寄托在这样的幻想中:“我愿此水作平田,长使水夫不怨天。”水变平田当然不现实,这样,他们的痛苦实际上就是无法解除的。

  诗对纤夫的心理描写细致而有层次,由嗟叹到哀怨,到愤恨,又到无可奈何,把其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。配合水夫思想感情的变化,诗歌不断变换韵脚,使人觉得水夫倾诉的哀愁怨愤是如此之多。由于充分揭示人物心理,水夫形象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。诗人写的是一个水夫的自述,反映的却是整个水乡人民的痛苦生活。诗歌的语言既具有民歌通俗流利的特点,又具有文人作品凝炼精警的特点,颇有特色。不用惊人之笔,不用华美之词,诗人从看似平淡的细细描绘中表现真情,捕捉诗情。

初读似觉平淡无奇,反复读之,便觉回味盈颊。正如王安石所说:“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!”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华经全文

  • 法华经注音

  • 法华经译文

版权所有:法华经入门网